促使我今晚前往新导演电影节观看《马丁·弗罗斯特》的原因是,昨天《纽约时报》首席评论家对该片给出了毫不留情的评价,更准确地说,是毫不留情的否定,她说,“评论得越少越好”,而我认为,任何一部能够让达吉斯女士懂得沉默美德的电影,哪怕只占几英寸的版面,都值得我去一趟。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1911年3月26日(农历),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在临牺牲3天前,在与妻子诀别的《与妻书》中开头这样写道。几十年后,林觉民的事迹被拍成电影《碧血黄花》,由林青霞扮演林妻陈意映。影片是讲述国民革命先烈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历史题裁。历史教师向学生讲解青年节的来由。福建人林觉民(周紹棟 飾)离别结婚不久的爱妻(林青霞 飾),奔赴广州参加革命工作,国民党七十二位烈士在黄克强领导的推翻满清的起义中英勇牺牲,万古流芳,永垂不朽。《碧血黃花》荣获1980年第17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并获当年第28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演员奖。
1941年1月,留学归国的科学家赵仁寰不堪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跳江自尽。周恩来副主席闻讯后,立即组织抢救,并在《新华日报》上公布了这个消息,不仅点燃起了广大群众胸中的怒火,也刺痛了国民党顽固派何应钦。 在一个暗夜,反共老手何应钦在特工二处处长江老头的陪同下与日本特务朝野二郎秘密会晤。日本特务将共同反共协定草案交给了何应钦,何应钦则把阴谋屠杀新四军的密电透露给朝野二郎,一场反革命大屠杀正在策划中。为了团结抗日,揭穿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的阴谋,周副主席指示《新华日报》负责人钟志重新发表了毛主席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这篇文章,并接见走访了外国记者、进步人士,使美国记者艾利华明白了真相,绝望了的赵仁寰看到了前途,民族资本家张经理 鼓起了爱国勇气,国民党的下级军官关上尉亦开始觉醒。革命力量的大发展,使以何应钦为首的反共势力及日本军国主义加速了反动步伐,...
德国,1945年3月前夕。在什切青的小车站东来的妇女,和从学校疏散下来的儿子们,但老师交代,几个学生必须在战斗前,和母亲暂时分离。母亲们,看着这些一脸惊愕的十四和十五岁的儿童。但是指挥官要求他们得去战斗的前线去阻挡俄国人的攻击。母亲们继续寻求并最终在前线找
酗酒康复的单亲母亲,与患脑退化症的鳏夫,在高中旧同学聚会上重遇。她设法忘记过去,却摆脱不了伤痛回忆;他努力记住今天,却无法忆起眼前往事。在记忆与遗忘的夹缝中无处可逃,两个寂寞生命试图在不属于他们的当下互相抱拥,寻觅仅余的一线生机。《日暮》的米歇尔·弗兰克 ,镜头保留一贯冷静锋锐,手术刀似的剁开性虐与家庭暴力的深层创伤;谢茜嘉谢西婷与彼得赛斯嘉相濡以沫,还生命的脆弱以人性的感温,后者更荣膺威尼斯影帝。